(点击播放视频)
体检单上出现“HPV阳性”几个字,很多女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塌了:我是不是完了?是不是他出轨了?先别慌!今天带您走出误区,看清关于HPV的真相。
谣言一:感染HPV = 生活不检点?
真相:大错特错!HPV的传播方式比你想的要多。
HPV(人乳头瘤病毒)其实非常普遍,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许多角落。它不仅可能存在于生殖器部位,还可以存在于我们的皮肤、黏膜上,甚至床单、被罩、门把手等接触物表面都可能存在它的踪迹。
感染途径除了性接触外,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。因此,将HPV感染直接与“私生活混乱”划等号,是一个极其巨大且伤人的误解。 绝大多数人都可能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感染HPV。
谣言二:感染HPV = 一定会得宫颈癌?
真相:这是两码事,别自己吓自己!
首先,HPV家族庞大,有上百种分型,主要分为“高危型”和“低危型”。
低危型HPV 如果引起症状,可能表现为皮肤上的疣体,比如寻常疣、扁平疣等。
我们通常所说的与宫颈癌相关的是“高危型HPV”,但是,高危型HPV感染,也不等于宫颈癌!
致癌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苛刻条件:
1.感染的是高危型HPV。
2.长期、持续地感染。
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,尤其是在年轻女性中,HPV感染常常是 “一过性” 的。可以把它理解为 “宫颈得了一次小感冒” ,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有能力在1-2年内将其自行清除。
所以,当我们第一次发现HPV感染时,真正需要做的是:不要惊慌!遵医嘱,在3-6个月后复查。 大多数感染者都会凭借自身免疫力成功转阴。
总结一下:
1.HPV很常见,感染不代表私生活有问题,请停止自我谴责和互相猜忌。
2.感染HPV不等于得了宫颈癌,它需要长期持续感染才可能致癌。
3.我们的免疫力是清除HPV的强大武器。
望这篇科普能像一颗“定心丸”,让你在面对HPV时,能多一份科学认知,少一份无谓的恐慌。转发给你关心的人,一起击碎谣言,用知识和理性守护健康!(供稿:妇产科、宣传科)